中国育儿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用对方法 让【游戏化学习】成为儿童早教利器

2019-1-25 15:33| 发布者: BB0123| 评论: 0

摘要:   老母亲每天都在接受智慧和演技的双重考验,一方面得注重知识学习方法和效率,另一方面也得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。俗话说“3岁看大,7岁看老”,大量的科学研究也证明了7岁前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黄金时间 ...

  老母亲每天都在接受智慧和演技的双重考验,一方面得注重知识学习方法和效率,另一方面也得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。俗话说“3岁看大,7岁看老”,大量的科学研究也证明了7岁前是孩子可塑性最强的黄金时间段。

  有天早上我家3岁多的娃即兴创作了一首诗(我将此归功于童书亲子共读),老母亲表面淡定,内心却已上演了一场平凡娃如何历经千辛,最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励志剧,然而该剧在娃又一次赖床中戛然而止。起、个、床、怎、么、就、那、么、难?

  

image.png


  后来我调整了战略,不再反复催促,而是采用游戏中最常见的奖励制度:每日按时起床可获得1张奖励贴纸,集齐5张贴纸周末就能多看1集动画片。你猜结果怎么着?效果非常棒,每天早上都是母慈子孝的场景。

  另一个让我头疼不已的问题就是收拾玩具了,无论我如何将好话坏话说尽,娃都巍然不动。吸取解决赖床的经验,我采取了比赛的方法,玩具分做2堆,和娃比赛谁收拾得快,但不再设立物质奖励,娃真是飞一般地速度就把玩具收拾好了。

  

image.png


  而其他生活习惯其实都能通过小游戏的方法来解决,例如刷牙,我通常是幻想有一个小虫子在娃嘴巴里,马上就要钻进牙齿里了,然后娃就会赶紧跑去刷牙了,刷完还会让我检查虫子还在不在。另外一些关于生活习惯的绘本也很值得推荐,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让娃了解和养成良好的习惯。

  

image.png


  我们在外上英语课时,老师也运用许多游戏元素来教授知识,例如情境模拟、颜色魔法变变变等等,在家练习时,我常常和他扮演是同学进行一问一答的练习,我常常还得假装不会(很考验演技!),请他教我。平时,我们也很喜欢玩扮演恐龙的角色游戏,出于对恐龙的狂热,他学会区分食肉恐龙和植食恐龙,认得的恐龙种类比我还多。

  

image.png


  不过游戏中的奖励制度,尤其是物质奖励是需要额外注意的,人是有外在驱动力和内在驱动力的,驱动力专家丹尼尔·平克曾指出奖励作为外在驱动力只能带来短期的爆发,其效果会逐渐消失。尤其是学习上更需要谨慎,我在教娃识字上就有过教训,当时是每日记住5个字就奖励一盒酸奶,起初是奏效的,后来却失效了,甚至娃出现不想吃酸奶,所以不要认字的情况,这是正式因为缺乏内部驱动力所导致的。

  

image.png


  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Deci建议过,想要刺激孩子的“内在驱动力”,就得让孩子觉得“我能做到。” 我家娃刚上英语课时,老师鼓励小朋友发言前要说“teather teather let me try!”,第1课时我们还不愿意说,第2节老师课后反馈说我们表现得非常棒,原因是娃每次举手,老师都会请他上台参与互动,完成后还对他竖大拇指,课后还有额外的奖励贴纸以及糖果。成就感和自豪感让他的内在驱动力得到了很好的循环,他总是要问“明天上英语课吗?”“今天老师表扬我了”“我很喜欢上英语课”等等,平时还主动要求我用小布Ai机器人播放课堂上放过的英文歌。

  

image.png


  只要方法得当,游戏化学习对于儿童启蒙早教来讲是事半功倍的,尤其是早期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,但学习本身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,不停地刺激内在驱动力才能使用我们更容易坚持,坚持又会带来良好的效果,进而再次转换成内在驱动力,形成了良性循环,这不仅有益于早期启蒙,对于入学和进入社会都是有益的。总之,为人父母是技术活儿,我们也得学习再学习。

  

image.png

最新评论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育儿网 ( 粤ICP备15023800号-3 )

GMT+8, 2025-8-21 13:55

Powered by Discuz! X3 Licensed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